2012 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0(人民版必修 1)第 2 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百官公卿资料卡片“九卿”的职能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 :主管宫廷舆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史料显示的信息: 资料清晰地显示了秦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的“九卿”各自的官名及职务。问题设计与解析:三公九卿的设置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措施,指出“三公”的名称及职责。解析: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材料阅读与思考西汉儒学宗师董仲舒说:“秦……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始皇前叹韩非之书,后惑李斯之议,燔五经之文,设挟书之弊。……殄贤圣之文,厥辜深重,嗣不及孙。”概括指出汉代两位学者的主张。指出“挟书律”与秦朝短命而亡之间的关系。答案提示:董仲舒认为秦朝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仪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王充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关系: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 “焚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又使秦朝出现了“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导致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第 3 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法令出一资料卡片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写道:“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海内百亿万之生命,握于一人之手。”“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之极哉!”史料显示的信息:唐甄抨击了皇帝制度及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中。问题设计与解析:自秦朝至明朝,历代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解析:秦朝: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汉朝:汉承秦制又稍有变化,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元朝:行省制度材料阅读与思考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