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4
2013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4
2013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4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习目标】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习模块】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学什么?(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确立。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在阶级关系上,“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在思想文化上, 的兴起。“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2)表现:众多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诸子百家);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争鸣);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① 第一次 运动②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 的基础③ 对后世封建王朝治国理念的形成有巨大影响④ 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确立怎么学?请同学们在完成以上填空题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学会了吗?《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 命 而 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 命 而 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概念阐述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学什么?(1)孔子的成就思想:核心是“仁”(含义: ) 如何实现“仁”:对于所有人 对于统治者 ; 教育:首创 ;教育思想上主张 ;学习方法上 文化:续接文明:整理 。 伦理上:性相近(2)孟子:思想上:仁政,民贵君轻 伦理上:性本善(3)荀子:思想上: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伦理上:性本恶怎么学?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内容,了解三位思想家处于两个时期,在总体上都属于儒家,但是思想主张上又有所不同,注意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学会了吗?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完成下表的填空二、道家和法家学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下表填空时代人物派别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