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37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37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3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37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3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37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3
第 37 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①“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含义;②“双百”方针推动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③文化事业的繁荣。2.教育事业的发展:①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②“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③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3.新中国科技:①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④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成就。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双百”方针和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开展。(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3)提出: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成就(6)意义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文化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① 破除“四旧”,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洗劫。② 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迫害。③“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3.文化事业的繁荣(1)原因(2)表现:文艺创作再现生机。 1,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巧记速记实录一 “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实录二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时期内 容意义或成就过渡时期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② 政府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③ 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④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①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37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