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公务员考试热”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又到一年“国考”季,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仍在升温。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至 2013 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 130.5 万、123.4 万和 138.3 万,基本保持着“百里挑一”的热度。其中,大部分报考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务员为何如此有吸引力?人们都抱着怎样的心态报考公务员?“公务员热”的背后有哪些喜与忧?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公告发布之际,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公务员考试热”问题? 求稳心态让年轻人热衷进“围城”。年轻人为什么热衷报考公务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岗位常常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公务员考录是“玻璃房子”里的竞争,群众能看得见如何操作;三是公务员这一职业较为稳定,职业声望和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指出,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公务员职业因其高稳定性、高福利性而更具吸引力。在某国家部委工作的谭先生告诉记者,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围城,没进来时拼命想进来,工作了几年后,频繁的加班、固化的形式、有限的上升空间让自己真的想跳出去。“但不做公务员,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谭先生说。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求稳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一个主导心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4 届一位姓李的研究生说:“我将来不想‘蜗居’,更不想成为‘蚁族’,如果能进入国家机关,相当高的福利会给我带来安定感。” 马庆钰认为,年轻人在求职中追求稳定并非正常现象,广阔天地里才能大有作为,青年学生需眼睛向下,基层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让他们施展抱负,实现理想。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主管机关一直在强化基层导向,规定省级以上机关只录用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这一政策把许多应届毕业生挡在了报考公务员的大门之外。官本位回潮折射社会隐忧 纵观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冷热不均现象一直存在,热门职位一般集中在税务、海关、人事、财政等所谓有权有势的部门,而气象、地震、史志办等“清水衙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储建国说:“许多人在报考公务员时要对职位的权力与责任、岗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做出权衡,相关职位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考者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