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 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基础达标*】2010 年 9 月 27 日,“穿越号”盾构机历经 720 个日夜、4 250 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至此,全长 19.3 千米的中线穿黄上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这是穿越黄河重大施工节点的攻克。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 1-3 题。1.穿黄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包括 ( )① 建设资金短缺 ②工程设备缺乏 ③隧道较长④ 地质条件复杂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 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2010 年 7 月 8 日,向家坝—上海±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 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据了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 320 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省原煤 150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 3 000 万吨。读下图,完成 4~5 题。4.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 ( )A.黄河上游的水电 B.红水河流域的水电C.长江中上游的水电 D.我国西南地区的火电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 6-7 题。6.“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消除污染 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 8~10 题。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 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 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 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 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10.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 1000 千伏、直流正负 80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2009 年 1 月 6 日,中国第一条 100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图为目前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