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解读考纲】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把脉高考】1.从内容分布上看,考查的重点有: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意义。2.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特别要注意主观题的命题角度,注意模块内的知识综合。3.2013 年备考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刻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力量。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及措施是重要考点。【知识体系构建】1【真题剖析定位】(2012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012福建卷)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答案】B【解析】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B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CD与题意无关。【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们的中华文化。(2012天津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