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解读考纲】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与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把脉高考】1.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等。2.从命题的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特别是认识论的内容,连续两年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3.2013 年复习备考中要注意: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启示类和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高考常常以漫画、名言警句等为载体,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主观题主要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以原因类和认识类等形式综合考查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知识体系构建】1【真题剖析定位】(2012安徽卷)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2(2012福建卷)36.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