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了解分散系、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3.了解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4.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写法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物质纯净物单质金属:Na 、Mg 、Al 非金属:S、N2 、O2化合物氧化物按性质分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Mn2O7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两性氧化物:Al2O3 不成盐氧化物:CO、NO按组成元素分金属氧化物:Na2O、CaO、Al2O3、Mn2O7非金属氧化物:SO2、SO3、P2O5酸按是否含氧分含氧酸:HNO3、H2SO4无氧酸:HCl 按电离出的 H+ 个数分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O3多元酸:H3PO4按电离程度分强碱:NaOH、Ba(OH) 2 弱碱:NH3·H2O 、Fe(OH) 3 碱按电离出的 OH― 个数分一元碱:NaOH二元碱:Ba(OH) 2多元碱:Fe(OH) 3 盐按组成分正盐:Na2CO3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 2(OH) 2CO 3混合物:如分散系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 nm1 n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单个高分子分子集合体或离子集合体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无有无实例食盐水、碘酒肥皂水、牛奶泥水要点诠释: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 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之间。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