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情分析1.考查四种命题的意义及相互关系.2.考查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四种命题:(1) “若,则”是数学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其中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2)若原命题为“若,则”,则它的逆命题为“若,则”;否命题为 “若,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则”.(3)互为逆否的命题是等价的,它们同真同假.在同一个命题的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为 0,2,4 个.(4)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首先,只有“若,则”形式的命题才有否命题,其形式为“若,则”,而这种形 式的命题的否定是只否定结论,即“若,则”;其次,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注意事项(1)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3)定义法:直 接判断“若 p 则 q”、“若 q 则 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4)等价法:利用 p⇒q 与綈 q⇒綈 p,q⇒p 与綈 p⇒綈 q,p⇔q 与綈 q⇔綈 p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5)集合法:若 A⊆B,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要条件;若 A=B,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典型例题题型一 命题正误的判断【例 1】设命题 p: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 q: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 为真 (B)为假 (C)为假 (D)为真【答案】C 【解析】函数的周期为,所以命题为假;函数的对称轴为,所以命题为假,所以为假,选 C.【变式 1】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 四个非零实数 a,b,c,d 依次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ad=bc;② 设 a,b∈R,且 ab≠0,若<1,则>1;③ 若 f(x)=log2x,则 f(|x|)是偶函数.其中不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 D.①③解析 对于①,可举反例:如 a,b,c,d 依次取值 为 1,4,2,8,故①错;对于②,可举反例:如 a、b 异号,虽然<1,但<0,故②错;对于③,y=f(|x|)=log2|x|,显然为偶函数,故选 B.答案 B题型二 四种命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