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法德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2、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日本欧洲三足鼎立的局面。(4)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内因】 ① 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②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④ 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外因】 ① 美国扶植。 ②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2、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3、影响:① 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②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③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② 新独立国家为摆脱 美苏 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意义:①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