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本课题: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必修 5 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学习了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另一方面,等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2.教学目标:a.在知识上,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简单运用。b.在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了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到研究数列上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难点: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② 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二的学生,知识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经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法: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留出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去联想、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这个中心各抒己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四、教学过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给出现实生活中的四个特殊的数列)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 0 开始,每隔 5 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 5 , 10 , 15 , 20 ,…… ①2.2000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 7 个级别,其中较轻的 4 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 ,53 ,58 , 63 ②3.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