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中地理 3.2《工业区位》教案 1 中图版必修 2一)课标要求与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课标解读: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际,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判别某地区采用何种工业布局最为合理和哪种产业分布在何地是合理的3、读图分析能力培养:运用有关图表,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4、比较分析:对不同的工业区进行比较分析并给以评价。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讨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得出各种指向性工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3、领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意义三)教学重点 影响工业的各个区位因素,尤其是类似工业区位的比较。四)教学难点 影响工业的各个区位因素,尤其是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案例探究等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案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细节设计意图与反馈提升一、导入部分 [讲解]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什么呢?(工业)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业,走进工业的区位因素。[板书]第二节 工业区位[展示] 假如你打算建个服装厂,为了使服装厂顺利投入生产,你需要去以下哪些部门去联系哪些相关事宜? 土地局 银行 气象台 机械厂 劳务市场 自来水公司 化肥厂 供电局 布匹市场[学生回答][讲解]要不要去气象局?(不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业生产相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从假设得出影响工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连续生产。[总结]总结一下刚才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大致有这么一些:土地、水源——这是属于自然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动力、原料——这是属于社会经济因素。[承转]作为一个企业家,它的出发点就是要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利润,那么他就得使这些影响因素达到最优,但现实中存在吗?(不存在)那应该怎么办?(选择工厂最需要的是不是每个企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