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4讲考点一1.(2016·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C)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解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项,溶液中的H+在Cu电极的表面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项,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项,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减小,正确;D项,SO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解析由电池结构图可知,在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A项错误;微生物在反应中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即促进了电子的转移,B项正确;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知,质子可通过质子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项正确;该电池的总反应为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项正确。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2H++NO+e-===NO2↑+H2O__,溶液中的H+向__正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Al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