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7.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_第1页
1/2
7.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_第2页
2/2
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学习目标: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导学案: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a、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反对;b、国内战争开始后,苏俄面临着粮食、原料和燃料都匮乏的局面。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将全部余粮都交给国家;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劳动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3、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在前期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作用;消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仍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广大农民的不满,从而也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4、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和平时期的需要。 5、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由支配,可拿到市场上交换所需物品,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恢复生产;工业:重要工厂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办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让的形式让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本国公民也可开办私人小企业;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分配: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6、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国内政局渐趋稳定,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经济方面: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b、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c、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d、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政治方面:a、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b、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8、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失误? 成绩:1、工业化: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到 19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