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该观点认为()①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②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③绝对运动的事物也相对静止④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0安徽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心理学上有一种“光环效应”,即看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是优秀的,就会认为他方方面面都优秀。“光环效应”属典型的情感旁移。类似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因为思念家乡,便不由感慨“月是故乡明”。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是()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③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2020辽宁五校高三联合模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论诗、论画的传统标准之一。著名画家石涛依据唐诗《静夜思》画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小品,明月、青山、瓦屋,没有拘泥于诗中的“床前”“举头”“低头”的描绘,而是把景从室内移到室外,进一步把作者诗作中那种执着而恍惚的情绪表现了出来。这种“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①体现主观与客观相互贯通、相互依存②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它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辽宁六校高三考试]地震预警利用地震横波的传播速度慢于无线电波和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这一特点,在地震横波到达之前,把监测到的地震信息通过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提前发出,为人们逃生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预留时间。这表明()①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可以减少灾害发生②意识既能反映当前世界又可以推测未来③根据规律发生的形式可以很好利用规律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河北唐山高三摸底]历经多次试验,2019年7月,中国民营航天首台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全系统长程试车获得圆满成功。这一成功充分展现了该发动机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探索了一条适用于商业航天的高可靠、低成本发动机研制之路。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②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实践是实现谬误到真理转化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20江西南昌高三摸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的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在于它()①为扩大人类认识领域提供强大的认识工具和手段②帮助人类在科技革命中不断提高认识能力③能直接地促使机器人产生引领科技革命的创新能力④为人类在产业变革过程中改变认识反复性创造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原创预测]梦想,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不要常挂嘴边却不为之努力。这段话启示我们,要实现梦想必须()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努力拼搏③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④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9湖北七校高三联考]寓“教”于“行”,研学旅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①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③研学旅行作为直接现实性活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④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原创预测]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气适应过程的机制,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材料告诉我们()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研究要坚持实践的观点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实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