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6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6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6
【三维设计】2013-2014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背核心语句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成为 20 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记知识纲要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社会状况:19 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面临瓜分危机。(2)阶级状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实践状况:各种不同改良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2.提出(1)1905 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3.内容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含义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创立民国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帝国主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和发展4.评价\s\up7()\s\up7()(1)性质: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2)进步性:①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 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教材 P79“学思之窗”问题提示]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提示:(1)为了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要进行民族革命;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要进行政治革命;为了避免贫富悬殊,解决农民困难,要进行社会革命。(2)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三种革命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具体阐释,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手段,三民主义又是完成这三种革命的理论基础。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辛亥革命(1)过程: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意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