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2 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试卷考点题型1.从考查内容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与宋明理学在多个省市试卷中均有出现。董仲舒新儒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仅出现一次。有的省市试卷中对魏晋与唐朝时期的思想有所考查,体现了注重思想史完整性的新趋向。2.从考查角度看,选择题的选项即涉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内容,还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材料题则注重主干知识的完整性与因果性,不仅有涉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跨越,也有古代与近现代的跨越,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性。3.从命题形式看,倾向于材料题的省市超过了倾向于选择题的省市,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本专题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本专题的现实意义不断增强。4.从备考热点看,近些年考查最多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形成,这与现今的“孔子热”“传统文化热”不无关系。热点考向仍会集中在孔子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儒家思想的“人文”性与“民本”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等内容上。山东卷先秦百家争鸣选择题海南卷先秦儒学、魏晋儒学、宋明理学选择题新课标全国卷宋明理学选择题北京卷先秦百家争鸣材料题天津卷先秦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唐代思想文化材料题浙江卷先秦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材料题广东卷宋明理学材料题上海卷中国古代的思想材料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诸子百家2.汉代儒学3.宋明理学4.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家主张李贽① 反对神化孔子 ②批判道学家伪善 ③倡导个性自由发展黄宗羲①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① 主张“经世致用” 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① 世界是物质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规律1.主流思想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主流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1)汉代:① 汉代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适应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需要。② 汉武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重用儒生,兴办太学,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