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物群落:[连线]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连线]知识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理解2.过程图解3.特点和意义(2)意义:①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一、理解运用能力1.(2010·海南高考)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答案:D2.(2009·广东高考)下图为南极某海域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答案:C3.(2011·海南高考)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答案:A二、读图析图能力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与其摄入量、同化量和粪便量之间有何关系?答案: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2)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哪些?答案:(2)① 呼吸作用散失;②分解者利用;③流入下一营养级。[理清脉络]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生物种类① 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藻等②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① 绝大多数动物② 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和细菌、病毒等① 营 腐 生 生 活 的 细菌、真菌② 腐 生 动 物 , 如 蜣螂、蚯蚓等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模型图示: (2)相关说明:① 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如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 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