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纲要求]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农业区位因素。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条件。4.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业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区位有多种选择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2)商贸联系→\s\up7(现代物流业)(3)科技与信息联系。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2)发展原则:与当地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3)布局要求: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温馨提示] 农业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而工业虽然也受土地、水、矿产等因素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性更明显,所以与农业相比,多数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2)技术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2.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1(2)几种常见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3)水稻种植业:① 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② 特点: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③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温馨提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对自然因素可以适度改造,但有个“度”的问题。如陡坡不宜修梯田;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2)不利影响:1.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由于产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多种地域联系。具体如下所示:22.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