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3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描写荔枝的诗句。2.读:把握该文的说明顺序;了解科学小品这一文体特点,领会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重点把握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写:科学小品文的写作。4.练:学会从说明顺序入手把握科普文的写作思路。一、诵记名言警句描写荔枝的诗句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3.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种荔枝》4.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成团。——陈辉《荔枝》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璋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2.文体知识科学小品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常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对于我们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综合素质都很有意义。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灵活,适用面广,既可“小题大做”,也可“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精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① 红缯(zēnɡ) ②紫绡(xiāo) ③粗糙(cāo)④ 渣滓(zhā zǐ) ⑤ 蜜渍(zì) ⑥ 莆田(Pú)⑦ 果脐(qí) ⑧ 萌蘖(niè) ⑨ 啖食(dàn)⑩ 醴酪(lǐ lào) ⑪ 贮藏(zhù)(2)多音字1① ②③ ④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 绚丽:灿烂美丽。②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③ 幅员:领土面积。④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⑤ 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⑥ 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