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提优导学案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探究综合题型研究能力展示1. (2013·广东高考第33题)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1) 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填字母)。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 。(2)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①完成原电池的甲装置示意图(见右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③ 甲 、 乙 两 种 原 电 池 中 可 更 有 效 地 将 化 学 能 转 化 为 电 能 的 是 , 其 原 因 是 。(3) 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 的材料中应选 作阳极。2. (2012·广东高考第33题)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反应混合物滤液已知: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熔点为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1) 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2) 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3) 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表中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得 到 白 色 晶 体和无色溶液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③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2011·广东高考第33题)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