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六 社会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六 社会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导学案_第1页
1/3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六 社会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导学案_第2页
2/3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六 社会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导学案_第3页
3/3
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背景分析】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在全国两会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会场上,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诤言、献良策;会场外,老百姓谈期盼、说愿望,会内会外的互动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度更为提升。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就成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任务。素材1: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是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由此产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目前(截止2009年7月)社会保障制度已推行到全世界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素材2:党的十八大: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热点演练】(2013·江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摘自《中华文化史》(上)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六 社会热点五 关注民生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