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噪声引起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 7 大公害之首。对于噪声有很多解释,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噪声是指那些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的杂乱混合的声音;从卫生学角度来说,噪声被定义为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或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噪声的种类很多,如工业噪声、生活噪声、交通噪声。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噪声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企业中严重危害工人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噪声对机体各个系统都有影响,特别对听觉系统具有特异性损伤。工业噪声可引起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爆震性聋。前者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进行性的过程,而后者的改变是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所以对工业噪声的讨论得到了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1 耳部结构JamieM.Raprot 将外周听觉系统大致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和耳蜗神经 4 部分。外耳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并且将声波传导致鼓膜,并且能确认声源的方向。中耳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声音,且中耳鼓室内有一组小骨,是由锤骨、砧骨、镫骨相互衔接而成的听骨链。听骨链在声音传导至内耳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内耳具有感音的功能。其中,耳蜗在声音经空气传导途径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耳蜗基底膜上的螺旋器(Corti 器)具听觉感受器的主要成分,上面排列着听觉感受细胞(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哺乳动物耳蜗外毛细胞在声音传导过程中具有调制器的作用,通过它们的主动运动,调谐声频率和提高内耳的敏感性,以此构成耳蜗频率选择的特导性。Kalinec 也认为外毛细胞是哺乳动物耳蜗声剌激放大的机械效应器,它的主动机制能增加耳蜗的频率辩别和声敏感。声音的传播途→→→→径为:声音进入外耳道鼓膜振动听骨链振动前庭膜内、外→→→→淋巴液振动基底膜螺旋器上毛细胞神经兴奋性冲动听觉中→枢引起听觉。2 噪声引起听力损伤的发病机制2.1 机械学说高强度噪声可引起迷路内强烈的液体流动,螺旋器剪式运动范围加大,造成不同程度的毛细胞机械性损伤及前庭窗破裂、毛细血管出血、甚至螺旋器从基底膜上剥离等。爆震性聋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就属此类。Melnick 将爆震性聋定义为受到 1 次或数次短暂而强大的噪声暴露后造成的急性损伤。各种爆炸物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强脉冲噪声频谱中主要能量通常分布于听频范围内,对听觉系统的作用最灵敏,损伤也最严重。爆炸后瞬间产生的强大超压冲击波在空气中以 3000m/s 的超声速传播,在外耳道内瞬间达到压力峰值,经鼓膜听骨链的放大作用传至内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