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1/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3/4
2 寡人之于国也1.能够自主梳理“数”“直”“发”“胜”“于”“以”“之”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能够准确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3.掌握本文善用比喻论证,以及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阐述道理,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并能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他的门人合著《孟子》一书。《孟子》主要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2.探寻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城夺地,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梁惠王三十五年(前 335),孟子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迫不及待地向孟子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寡人之于国也》就是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一次对话。1.识字注音(1)重点字庠序之教(xiánɡ) 孝悌之义(tì)数(cù)罟(ɡǔ) 不入洿(wū)池然而不王者(wànɡ) 鸡豚(tún)狗彘(zhì)弃甲曳兵(yè)(2)多音字莩 畜丧2.字形辨认 3.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勿”,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同“敛”,收敛,积蓄)(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4.一词多义(3)发(4)胜5.古今异义1(1)河内凶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 可 ” 是 “ 可以 ” , “ 以 ” 是 “ 凭借 ” 。今义:表示能够、许可。(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两个词, “ 然 ” 这样, “ 而 ” 表转折 。今义:一个词,用在复句后一分句的开头,表转折。(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古义:不要希望。今义:没有希望。(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6.词类活用(1)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穿)(3)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4)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罪,归咎)(5)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着的人、生者; “死”,死去的人、死者)(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