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安全防护通道专项方案1 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本合同段彭屋和龙桥高架桥 T 梁架设后至桥面铺装完成前,T梁间隙及桥面临边存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重大危险源。主要应对措施(见下表)危险源控制措施顺序表序号措施说明适宜性备注1消除用机械装置取代手工操作times;无此情形2替代使用危害更小的材料或者工艺设备,减低物件的大小或重量times;无此情形3工程控制消除隐患,使设备和工作环境本身没有隐患。达到本质安全,使员工不可能接触到隐患。或者考虑能否用下面的设备来降低风险:常规通风或者强制通风,防护栏、罩,隔离(机械、电力),照明,封闭。times;无此情形4隔离用距离、屏障、护栏防止人工接触隐患。radic;桥下设置安全防护棚。5减少人员接触限制接触风险的人员数目;控制接触时间:在低活动频率阶段进行危险性工作,如周末、晚上;设计工作场所;工作轮换,换班。times;必须接触6程序用来规定安全工作系统,减低风险,如工作许可、检查单、操作手册、作业方案、风险评估办法、工作安全分析、工艺图等等。radic;日常管理措施7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适用、充分,是否适合工作任务。times;最后一道控制措施,但无法阻止损害。主要控制措施通过上表可见,第 4 项为主要措施,第 6 项应作为辅助控制措施。即:采纳屏障将危险源与作业人员进行隔离,采纳程序措施加强日常管理。本工程中的屏障主要是指在桥下设置安全防护棚。程序措施是指日常的管理措施,如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2 施工方案2.1 主要工程量⑴ 依据桥梁与下方既有道路交叉的长度进行安全材料准备,根据现场进行防护。主要如下:① 彭屋高架桥右幅第 6 跨处,长 24 米,立柱高 6 米,环向间距 1.5 米。② 彭屋高架桥左幅第 5 跨处,长 18 米,立柱高 6 米,环向间距 1.5 米。③ 龙桥高架桥左右幅 7 号墩处,长 30 米,立柱高 6 米,环向间距 1.5 米。④ 彭屋高架桥右幅第 5 跨(改移道路)处,长 18 米,立柱高 6米,环向间距 1.5 米。以上共计 90 米。⑵ 防护形式① 双侧,每侧水平栏杆 3 道,立柱高 6 米,环向间距 1.5 米。② 顶棚:采纳竹胶板满铺。③ 联系:每榀管架间左右各设一根斜杆,起稳定作用。祥见附图:2.2 工程量清单祥见附表。2.3 施工方法⑴ 安全防护棚钢管护栏接长采纳管扣,护栏与立柱交叉采纳十字型扣件连接。⑵ 安全防护棚顶部铺铺竹胶板。⑶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