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四十六)1.德国小说家欧内斯特·霍夫圣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他所评论的贝多芬音乐属于(B)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解析贝多芬音乐属于浪漫主义,选择B项符合题意。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下列文艺作品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B)A.萧伯纳的小说《苹果车》B.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C.塞尚的画作《樱桃和桃子》D.马蒂斯的画作《舞蹈》解析从材料信息“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初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与之相应文学思潮是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艺作品,故选B项。3.“现实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多么可爱。”与上述诗歌为相同流派的是(A)A.李白《将进酒》B.杜甫《春望》C.凡高《向日葵》D.毕加索《亚威农少女》解析题干是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属于浪漫主义思想。A项的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将进酒》是其浪漫主义的代表作,符合题意要求。杜甫的《春望》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歌,凡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家,B、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4.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A)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解析依据所学,浪漫主义将社会生活理想化,现实主义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直接揭露,故二者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故选A项。B项不符合现实主义;C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合;D项是现代派艺术的特点。5.1913年,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这表明(A)A.当时世界文学呈现东西融合趋势B.印度文化成为世界主流C.东方诗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D.东方文学冲击西方文学解析材料中的信息“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等说明当时的世界文学出现了东西方融合的趋势,故A项符合题意。B项错在“主流”;C项错在“世界各国”;D项错在“冲击”。6.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年)的序言中写道:“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与这部小说创作风格相似的是(B)A.《离骚》B.《百年孤独》C.《人间喜剧》D.《悲惨世界》解析从材料中“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可分析出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B项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C项是现实主义文学,D项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B项。7.某种文学形式被定义为:“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下列言论中符合这一定义的是(C)A.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B.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C.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D.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解析从“想象”“主观感受和情绪”“象征与神话”“夸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