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用位移传感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目的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实验原理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作为自由落体,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当传感器发射模块下落时,描绘记录下自由落体的“s-t”图线。借助软件功能分析自由落体的规律。实验器材朗威 DISLab、计算机、铁架台、减震回收装置(垫有海棉或绒布的纸篓)等。实验装置图见图 14-1(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是位移接收模块,下方手持的是位移发射模块)。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1.将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垂直向下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入数据采集器第一通道;2.打开“组合图线”窗口,点击“添加”,选取“时间-位移”;3.将铁架台置于实验桌边缘,使位移传感器接收器与地面的减震回收装置正对,以确保发射模块自由下落后可落入其中;4.打开发射模块的电源,使其与接收模块正对,释放发射模块,使其自由下落,获得“s-图 14-1 实验装置图1t”图线(图 14-2);5.因下落时间极为短暂,故“s-t”图线近乎垂直。利用软件的“自由坐标”功能,图 14-2 中的图线已经过了适当拉伸(横轴),以便于观察和分析;6.在“s-t”图线上选择“有效区段”(图 14-3),对所选区段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发现拟合图线与实测图线完全重合(图 14-4),说明位移 s 与运动时间 t 为二次方关系;7.对拟合图线进行“求导”,导数曲线为一条直线(图 14-5),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8.对 “ 求 导 曲 线 ” 进 行 “ 线 性 拟 合 ” ( 图 14-6 ) 。 由 拟 合 图 线 的 直 线 方 程 :y=(982.9129x)+(-8848.2236),得出该拟合图线的斜率为 982.9(cm/s2),即 9.829(m/s2),其物理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也就是重力加速度;图 14-2 自由落体的 s-t 图29.将实验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实验地为济南市)进行对比。讨论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使用位移传感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图 14-3 选择有效区段图 14-4 二次多项式拟合图 14-5 求导图 14-6 显示线性拟合方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