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考点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1. 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2.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 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2)人为因素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② 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试题调研 (2012·海南地理)下表为我国某区域 1999 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 1999~2007 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 1~2 题。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 hm2沙地468.7草地58.8盐碱地32.1耕地16.6沼泽地10.7建设用地1.41.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2. 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答案 1.B 2.D解析 第 1 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且草地下降最快,耕地增加,草地退化严重,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退耕还草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首要选择。第 2 题,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结合四个选项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考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1. 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 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 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试题调研 (2011·广东文综)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