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二节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优秀教案一、 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 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放缓和衰退,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70 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滞胀”;80 年代的经济复苏;90 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缓和与矛盾;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德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极右势力的活跃。2、解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大体都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滞胀”和复苏繁荣等阶段。 本节学习的难点是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一阶段经济发展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原因。在分析时要兼顾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既要分析美国的因素,也要从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政策方面进行思考。二、 目标及其解析1. 目标(1)掌握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原因。(2)认识二战后西德、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异同及影响。(3)综合认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矛盾及存在的社会问题。2.解析(1)本节内容实际上是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方面,按国别或地区介绍了二战后至 9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介绍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危机加深,极右势力抬头等,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大杠杆,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了生产力;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1.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容易出现偏差,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训练他们如何客观的公正的去对历史进行评价。2. 对事物全局性的把握较差,不能用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发展的规律。3. 对不同现象的共同规律往往把握不住。4. 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因为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学生记忆容易混淆。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应该适当结合课本插图及部分历史史料做全面分析,教师精选练习题用以强化理解和记忆。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1,美国→2,西欧→3,日本→4,矛盾与问题(二)教学情景1,美国问题 1:美国在战后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