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3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3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 6 课 杜甫诗三首(第 1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大成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重点、难点)【使用说明】1、建议 3 课时完成;2、结合学生状况适当调整进度;反复阅读课文,能够背诵。第一学时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 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 766 年,这一年杜甫 54 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动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唐朝陷入混乱当中,一直很赏识、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一、复习《醉花阴》,齐读《声声慢》,一、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二、探讨研究,鉴赏诗歌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 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思念故乡1基 础 案(5 分钟)学生预习,填空补全作者简介。升华案(25 分钟)1、思考解决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阐述观点3、请写下你的思考与感悟,和同学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