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 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史观学案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 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 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斯塔 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 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 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以文明史观为 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 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5、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 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 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学习时,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6、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