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中学生 物 学 课 时 授 课 导 学 案〖课 题〗ξ5.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课前默写下列知识要点,然后自主复习课本,对默写结果进行矫正,并达到导学案提出的学习水平要求(记忆→理解→掌握→运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1.能量输入:能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过程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思考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思考 2】在黑暗海底火山口周围也有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能量输入主要来自某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过程。2.能量传递:能量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之间传递的过程。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每个营养级产生的遗体、残骸传递给分解者。【思考 3】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形式化学能(光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思考 4】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体内的能量最终传递给分解者。3.能量散失:能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生物群落中的能量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离开生物群落的。【思考 5】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 ATP 中活跃化学能,后者分解后再以热能形式散失。4.能量转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形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是指光能→化学能→热能的转化过程;【思考 6】从光能到化学能依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从化学能到热能依靠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归纳 1】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① 每个营养级通过同化作用输入能量。② 每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少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并贮存在有机物中。③ 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并散失。1光能输入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散失热能同化作用光能呼吸作用下一营养级遗体残骸生产者【自主练习】在一年中,兔子的摄食量为 U,同化量为 P,粪便量为 S,呼吸量为 R,遗体残骸量为 M,被摄食量为 U'。则:一年当中兔子种群的增长量(未利用量)为 U - S - R - M - U'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分析: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