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垓下之战》(第二课时)复习学案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学会鉴赏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3 .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学习重点1. 文言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2. 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学习难点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熟读课文,解释重点的字词1、一词多义 乃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军乃觉之 乃有二十八骑 及: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以故汉 追及之 及其死,鲁最后下 固:其不至固宜 今日固决死 独:今独臣有船 籍独不愧于心乎 2、常见实词 举九江兵 诣项王 今可立致也 田父绐曰 期山东为三处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3、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则楚易败也 请今进兵 教学设计阅读有关知识1莫能仰视 然今卒困于此 4、词类活用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亦足王也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令诸君知天亡我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诵读研讨东城快战一节,感知人物性格。明确:2、诵读研讨乌江自刎一节分为几层?明确:三、当堂达标: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四、总结提升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要结合具体句子。2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2、思考讨论: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提示:(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进行总结,提高认识:五、拓展延伸垓下之战后近一千年,唐朝诗人杜牧游乌江亭,写下了一 首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 可知。”希望同学们面对失败的时候,也能够“卷土重来” !查找资料,写一篇《刘邦与项羽,我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