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孙膑》(第一课时)复习学案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概括要点2.熟悉课文内容,翻译重要语句学习重点:1、通过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2、诵读课文纠正读音,合理断句。一、回顾·预习介绍孙膑生平、主要事迹及其历史影响二、自主·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对重要生字正音;2、仔细阅读课下注释,重要知识点用笔标到课 文正文中,以便在读课文时加深记忆、理解。3、把握并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三、当堂达标1、正音,读生字黥之( ) 窃载( ) 驷( ) 说齐使( )搏撠( ) 辎( ) 控捲( ) 悍勇( ) 亢( ) 道狭( ) 自刭( ) 斫( ) 2、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1) 第 1 自然段 (2) 第 2 自然段 (3) 第 3 自然段 (4) 第 4 自然段 (5) 第 5 自然段 3、各小组组织口头翻译课文,并检查下列语句。(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2).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3).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 进孙子於威王。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只有明确学目标,才能在学习中做到 有 的 放矢。熟读和准确翻译是学好文言的关键1(4).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刑余之人不可。”(5).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於内。(6).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7).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8).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四、反思·提升思考如何才能读得熟练,翻译得准确流畅。五、拓展·延伸 孙膑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约活动于公元前 4 世纪下半叶,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的 后代。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人物素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