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导学案第 3 课时制作人:审核人:制作时间:2013-12-28【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学习作者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五至七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一)、一词多义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杀人如不能举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张良入谢辞:(1)大礼不辞小让 (2)卮酒安足辞 (3)我为鱼肉,何辞为(二)、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2、道芷阳间行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4、拔剑撞而破之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大王来何操2、我持白璧一双3、沛公安在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6、吾属今为之虏矣(四)、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公为我献之12、相去四十里3、沛公则置车骑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5、沛公不胜杯杓(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六)文段分析思考 1、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2、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二、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以分析。 三、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处于什么地位? 四、本文除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五、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六、【拓展阅读】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易中天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2身世魅力相差悬殊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