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物理 第 3 章《相互作用》复习学案 2 新人教版必修 1 一、知识回顾:1.力是 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 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 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 G= (3)重力的方向: (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 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摩擦力 (1)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2)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 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 FN 是物体的正压力,FN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 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 0 与 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来求解.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 ,还可以与运动方向 。 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5.力的合成与分解 1(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 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 F 2 )合力大小 F 的取值范围为: ≤F≤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二、随堂练习3.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以一定初速度 v 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 A 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向右运动,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 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B.乙最大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