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 2014 届高三数学总复习 第 1 讲 函数及其表示学案 新人教 A 版【2014 高考会这样考】1.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的求法.2.考查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3.由于函数的基础性强,渗透面广,所以会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复习指导】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关键,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应通过适量练习弥补理解的缺陷,纠正理解上的错误.本讲复习还应掌握:(1)求函数的定义域的方法;(2)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3)分段函数及其应用.基础梳理1.函数的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 A、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 y=f(x),x∈A 中,x 叫自 变量,x 的取值范围 A 叫做定义域,与 x 的值对应的 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值域.值域是集合 B 的子集.(3)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4)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3.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 A、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 一个方法求复合函数 y = f ( t ) , t = q ( x ) 的定义域的方法: ① 若 y = f ( t ) 的定义域为 ( a , b ) ,则解不等式得 a < q ( x ) < b 即可求出 y = f ( q ( x )) 的定义域; ② 若 y = f ( g ( x )) 的定义域为 ( a , b ) ,则求出 g ( x ) 的值域即为 f ( t ) 的定义域. 两个防范(1) 解决函数问题,必须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2) 用换元法解题时,应注意换元前后的等价性. 三个要素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值域是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所确定的.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时,则认为两个函数相等.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映射 f : A → B 的三要素是两 个集合 A 、 B 和对应关系 f . 双基自测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