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教师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 4学习目标:1、顺畅朗读。2、研读第 4—7 自然段,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学习重点: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课时安排:1 课时 一、回顾预习1、检查背诵 1—3 自然段。2、熟读 4~7 段,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遄飞( ) 睢园( ) 睇眄( ) 南溟( ) 帝阍( ) 多舛( ) 弱冠( ) 宗悫( ) 簪笏( ) 叨陪( ) 捧袂( ) 梓泽( ) 二、自主 合作 探究探究一:阅读 4~7 段,根据课下注释,结 合自己的理解,填空。1、通假字所赖君子见机(“机”通“ ”, )2、古今异义① 穷且益坚(古义: ;今义: )② 阮籍猖狂(古义: ;今义: )③ 一介书生(古义: ;今义: )④ 盛筵难再(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①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 )② 屈贾谊于长沙(屈: )③ 窜梁鸿于海曲(窜: )4、特殊句式①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② 奏流水以何惭( )③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探究二:品读文段(一)探究第 4、5 段1、.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明确: 学法指导 首 先 独 立思考,然后组 织 好 语言,可查阅相关资料。 12、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二)探究第 6、7 段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明确: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明确: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明确: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明确: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 (三)通读全文,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明确: 五、思考文章的写作特点有哪些?明确: 三、当堂达标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知 识 要 掌握!!! 2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