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第二课时)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 4【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教学重点】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教学难点】 领略本文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坦,悱恻动人的散文艺术之美。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情况二、自主、合作、探究1、“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文中写了哪几件可悲的事?“悲”一:大家庭的衰败离析。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在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忆母亲,“语未必,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情感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分明。“悲”三:中年丧妻。夫妻情深,但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其时,归有光 29 岁,刚刚步入中年,,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2、课文最后两节, 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 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 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之精。"吾妻归宁,述 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 纸上。 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 “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俪深情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 妻在轩内唱和 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三、当堂达标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 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 桂影班驳(错杂) ③ 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④ 妪每(每次)谓余曰 ⑤ 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 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 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 或凭几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