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 4学习目标:1、能够背诵默写课文。2、巩固基础字词。3、能准确翻译课文。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字词课时安排:1 课时 一、回顾预习:熟练背诵课文二、自主合作探究:1、翻译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2)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 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独自保全。(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既然如此(这样说来),诸侯的土地有 限,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学法指导对 作 者及 相 关知 识 要做 一 番详 细 的了解。掌 握 字音字形1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6)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8)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1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1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三、当堂达标1、解释古今异义词⑴ 其实百倍那实际情况/实际上。⑵ 思 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2⑶ 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 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