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 3【学习目标】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质疑讨论】(自主学习)一、“双百” 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提出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2、内容:1956 年,毛泽东提出“ , ”,即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3、评价:它是建设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文艺科技的发展和繁荣。二、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1、经验:①1956 年到 1966 年:文学、电影和戏剧出现繁荣。产生《红岩》、《红日》、《上甘岭》、《南征北战》、《龙须沟》、《茶馆》等优秀作品。② 文革后,第四次文代会 ,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二为方向)。推动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 “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质疑讨论】(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方针: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文化教育。执行:人民政府对旧教育改造,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学制,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新中国教育_______________服务。3、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成就:到 1965 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 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奠定了国家教育的基础,培养造就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二、文革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新时期的教育方针。2、1995 年,中共中央实施“_____________”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