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人民版必修 1理论知识: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影响对外政策的因素还有: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国家实力、执政理念……相关联系:(注意横向阶段性并与同期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国际格局变化联系)阶段特征:①建国初期(1949-50 年代中期):开拓外交新局面; ②70 年代,取得重大外交突破;③ 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重大调整,取得瞩目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总原则):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1)百余年屈辱历史,使我国人民更加热爱和平和珍惜独立自主的权利。(2)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3)是在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对中国封锁包围下,新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的需要。(4)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需要。(5)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进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点考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