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学案 人民版必修 3【考点考纲】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知识梳理:一、背景(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 ,中国 出现了一支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2)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国外接触了西方各种政治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担当时他们对此有不同的态度.阅读课本从中找出马克思主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二、第一阶段----初步接触① 梁启超 称马 鼻祖② 朱执信 在《民报》上发表《 》介绍马、恩的生平、学说,③ 无政府主义者 也曾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思想 第二阶段----正式传播三、正式传播:⑴ 原因: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带来了新的希望有利条件;李大钊的深入宣传和影响。⑵ 李大钊① 1918年7月:发表 文章② 1918年11月:《 》《 》③ 五四运动后:1919年五月在《新青年》上发表《 》在北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 开设了与社会主有关的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四、第三阶段----新思潮竟起(了解)思考新思潮竟起的原因、思潮及其主张各是什么?⑴ 原因① 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洗礼,使人民重新放眼世界,积极探索和研究新世界.②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人们缺乏科学得了解,没有一定的标准.⑵ 表现:① :20 世纪初进入中国;代表人物:刘师复;流行较早,影响 ;②新村主义:赞扬 新生活;③ “工读互助团”:幻想打破“劳力”和“劳心”的差别,改造社会;④改良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五、第四阶段-----广泛传播1、“问题与主义”之争(1 )概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步分化。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 分 子 , 公 开 反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 1 9 1 9 年 胡 适 在 《 每 周 评 论 》 上 发 表 《 》 主张对社会改造应昂从点滴做起,反对进行全盘解决和暴力革命。这实际上是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对此发表了《 》,回击了胡适的挑战,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通过这场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