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二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课标导读:1.明确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通过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3.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记水平地带性的主要自然带名称和分布的大致位置问题导思:1.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哪些重要循环过程在各自圈层与其他圈层间进行物质的迁移与能量的转化,从而影响环境的发展?2.植被和土壤是环境的一面镜子,典型的植被和土壤构成了自然带,它综合反映 出当地环境下的水热状况。对照气候分布与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不同地区的自然带名称及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因。3.试归纳出森林植被在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中上游地区,城市地区的主要环境价 值。它们的破坏,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4.环境的整体性有哪些表现?它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时要遵循什么原则?例题导练:1.读“陆地环境各圈层的关联性” 图,回答问题。(1)陆地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 (2)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 要素决定的。(3)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植被)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貌的影响。 2.读图,属于 P 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3.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1)E 气候类型为 ,成因是 , 与之对应的⑤地的典型植被是 。F 气候类型为 ,成因是 , 与之对应的⑧地的典型植被是 。(2)D 气候类型为 ;与之对应的④ 地的典型植被是 G 气候类型为 ;与之对应的⑨ 地的典型植被是 (3)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 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4)描述环境整体性的几个表现: 课标导读: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问题导思:1.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