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横塘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横塘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1/2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横塘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2/2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习目标: 1、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博喻的写法。 3、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重点难点: 1、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博喻的写法。 2、体味作者用语委婉含蓄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情境3.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 凌波 B 锦瑟 C 蘅皋 D 彩笔三、达标检测3、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A 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B 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C 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D 虚景实写。四、知识链接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1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 大观三年(1109 年),贺铸辞官返苏州定居,时年 57 岁。在苏州盘门之南十余里。有一处佳景,名日横塘。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贺铸乘小舟到横塘野游。当时阴雨蒙蒙。梅子黄熟,只见茫茫雨雾中,萋萋春草翠绿一片,微风拂过,柳絮翻飞。忽然。暗淡的雨雾中,出现了一抹鲜亮的红色:一位楚楚动人、美丽可爱的姑娘.朝他这个方向轻移莲步,娉婷婀娜而来。正想一睹芳容,却不料那个女子忽一转弯。飘然而去,消失在蒙蒙细雨之中。贺铸只能眼睁睁地目送她远去,心中那份爱慕艳羡实在按撩不住.于是,贺铸提起笔,一首清丽哀怨的《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诞生了,记载下他这段刻骨铭心的艳遇。 作此词时,贺铸妻子已辞世 8 年。据记载,贺铸一生所识女子很多.他本人也不是轻浮之士,为什么会害起如此浓重的单相思呢?后人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位“凌波”女子跟他去世 8 年的妻子长相极似,因而产生“移情”所致;二是这首词中所写的并非真正的艳遇波折,而是有所寄托:那可望而不可亲的美人是功名富贵(或理想)的象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横塘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