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导学案:双曲线(2)教学目的: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2. 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及双曲线的简单应用. 3.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基础训练1.(2012·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双曲线-=1 的离心率为,则 m 的值为________.2.(2012·徐州模拟)设 F1、F2是双曲线 x2-=1 的左、右焦点,P 在双曲线上,且PF1·PF2=0,则△PF1F2的面积为________,|PF1+PF2|的值为________.3.已知动圆 M 与圆 C1:(x+4)2+y2=2 外切,与圆 C 2:(x-4)2+y2=2 内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4.2013·南通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A,B 分别是双曲线 x2-=1 的左、右焦点,△ABC 的顶点 C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的值是________.例题精讲例 1 如图所示,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上,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双曲线的左支上有一点P,∠F1PF2=,且△PF1F2的面积为 2,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求该双曲线的方程.例 2 过双曲线-=1 的右焦点 F2且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F1为左焦点.(1)求|AB|;(2)求△AOB 的面积;(3)求证:|AF2|+|BF2|=|AF1|+|BF1|.例 3 已知定点 A(-1,0),F(2,0),定直线 l:x=,不在 x 轴上的动点 P 与点 F 的距离是它到直线 l 的距离的 2倍.设点 P 的轨迹为 E,过点 F 的直线交 E 于 B、C 两点,直线 AB、AC 分别交 l 于点 M、N.(1)求E 的方程;(2)试判断以线段 MN 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 F,并说明理由.[变式探究] [2013·鞍山模考 ]已知双曲线 C: -y2=1(a>0)与 l:x+y=1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B,l 与 y 轴交于点 P,若PA=PB,则 a=________.课后练习1.已知定点A、B,且 AB=4,动点 P 满足 PA-PB=3,则 PA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2.已知点 F1(-,0),F2(,0),动点 P 满足 PF2-PF1=2,当点 P 的纵坐标是时,点 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3.已知双曲线 9y2-m2x2=1(m>0)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 m=________.3.(2010·连云港模拟)F1、F2是双曲线 C 的两个焦点,P 是 C 上一点,且△F1PF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4.如图,从双曲线-=1 的左焦点 F 引圆 x2+y2=3 的切线 FP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