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2014 高中语文《八声甘州》学案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 学习目标:1、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方法课前导学: 1、介绍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 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问题探讨1、 本词应该属于哪一类? 2、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描写了哪些意象?交代了哪些内容? . 4、 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或感受呢? 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这种意境有没有发生变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变成什么样子了? 6、李白的《忆秦娥》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阕”,苏轼曾经把二者进行比较,认为柳词这句不减唐人高处,从意象 意境两方面分析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7、“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红和翠指什么?“红衰翠减”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8、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几十个字就把词人登高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么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副什么样的图画? 请用散文的语言加以描绘。19、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应不适应本词?词人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谁在思念谁? 下片句句都在写这种情感,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这种感情? 写法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10、柳永达到了“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那么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词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思远人晏幾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