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45探究世界的本质1“”.蛟龙号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实施了载人深潜精细调查,在这一海域水深约2900~3600米的卧蚕1号、卧蚕2号、天休与大糦4“”个热液区,蛟龙号成功发现了27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黑烟囱和多金属硫化物丘及黑暗条“”件下的深海生态系统。蛟龙号的成功发现佐证了(D)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深海生态系统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蛟龙号成功发现了27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说明了③④;材料未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排除①;意识是人特有的,深海生态系统属于物质范畴,是客观存在的,而非物质与意识的统一,②错误。故选D项。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C)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解析纸箱、树木、家具、纸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C项正确;A、B两项与题意无关;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要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题目并没否认这一点,D项错误。3.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段材料包含的道理有(A)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④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选A项。4.(2018·江苏盐城高三期中)2017年10月4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击上地球。最终,它在离地球不足40公里的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的流星从低空划过,惊骇得一波赏月群众以为月亮坠落了。这次事件证明了(C)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项错误;这次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项正确;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D项错误。5“.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B)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②错误。故选B项。6.下列有关描写天地与山光水色的古诗词名句中,蕴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A)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②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与题意不符;③说明人们因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7“”“”.右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B)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③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