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中语文《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中语文《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12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中语文《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12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中语文《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12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语文《第 4 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导航】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资料链接】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3、文言文翻译五法文言文翻译是对学生文言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翻译时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中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对原文词语的保留、替换、增补、删除、调整,下面简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 、保留专有名词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中语文《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