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摘要]学习情境是新课程教学的最基本部分,是教学思路的准入点。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内外是学生进行分析、探究的学习平台,笔者主要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角度来思考,分析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新课程 学习情境设计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建构主义者的观点:学习获取知识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将一套完美的知识体系输灌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进学生将目前所学的内容与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设备,使学生在新的知识间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展开讨论与交流,并对其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在这里,简单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对学习情境内外设计的做法和思考:1、多媒体模拟动态过程,显示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平抛运动一课中,为了解决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特点,可以用动画来模拟:⑴两个小球从同一水平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小球①做平抛运动,小球②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请同学观察,然后分析,探究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运动特点;⑵两个小球从同一位置,小球①作平抛运动,小球②作自由落体运动。如图(2),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起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分运动的特点。同理还可以探究平抛运动的时间决定于下落的高度这一难点。多媒体模拟动态过程,显示物理情景的方法可用于现实的实验不容易仔细观察,或理想实验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不能观察到的情景。他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比较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对比、分类、归类,易于把知识内化,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2.自制小实验,演示物理情景,引导学生探究。2.1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制作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如图(3):为实心的橡胶球,为乒乓球把乒用心 爱心 专心乓球拉起一定高度放手,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1)物理体积越大,越难改变运动状态?惯性越大?2)物理速度越大,越难改变运动状态?惯性...